爱游戏体育全站app

美国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: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重炮

时间: 2025-08-11 06:04:13 |   作者: 汽车线束护套系列

  在1917年,美国正式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,军事装备特别是重火炮方面却显得异常匮乏。这一时期,美国迫切地需要现代化的重型火炮来加强自身的战斗力量。为此,作为盟友的法国伸出了援手,不仅向美国出售了包括M1917型155毫米榴弹炮在内的多种重型武器,还授权美国自行生产部分武器。由此,美国研发出的法制重炮版本被称作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,随着多次的改进和升级,这一炮型也在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  M1917型155毫米榴弹炮是一种采用钢轮设计的牵引式榴弹炮,其身管长度约为2.3米,采用的是15倍径的炮管,结构上具备了长后坐行程的特点。后膛采用了先进的横断螺纹式炮闩闭锁,说明其设计追求更稳定的发射性能。该炮的弹药为分装式,主要有榴弹和破片弹两种,其中破片弹重达40.59千克,内部包含270个小铅球,以增加杀伤面积。而榴弹的重量则为42.7千克,装填有10.2千克的高爆炸药,威力相当巨大。

  该火炮的整体重量为3300千克,常常要通过马匹进行慢速牵引,最大牵引速度约为每小时7公里。M1917的炮管俯仰角度在0°到42°之间,使其可以有效的进行多角度射击,主有效射程可达到8000米,而最大射程更是能突破11200米。其射速颇为可观,在进行持续射击时,可以稳定地保持每分钟发射3发炮弹的频率,确保了战斗中的火力压制能力。

  从综合性能来看,M1917榴弹炮在当时的重炮中属于相对先进的装备,很快便成为美国远征军的核心武器之一。美军将其命名为M1917及M1917A1。取得生产许可后,美国并未止步于此,开始了对火炮的进一步改善,新推出的火炮版本被称作M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,尽管其在射击性能上相较M1917略有提升,但其设计与功能也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改良。

  M1918榴弹炮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了多项改进,包括炮盾的优化等,采用了充气橡胶轮,以提高行军速度,这样的设计使得它能够更灵活地进行行动,并能借用卡车牵引,极大的提升了作战的机动性。这种火炮在美国军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被安排在师级炮兵营内,每个炮兵营通常配备12门,作为远程重火力的主力装备。此外,美国还在不断研发新型弹药,包括烟雾弹、照明弹和化学弹等,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战场需求。

 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(1939~1945)爆发时,尽管美军在1941年获得了性能更为优秀的M1式155毫米榴弹炮,但由于生产能力和战场需求的各种各样的因素,老式的M1917和M1918依然活跃在美军的战斗序列中。其不仅用于本土的射击训练,也被投入到北非、欧洲战场和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发挥作用。

  例如,有记录显示,1941年在路易斯安那州进行的射击训练就有M1918榴弹炮参与,而在1943年的所罗门群岛作战中,M1918榴弹炮也被美国海军陆战队普遍的使用,照片中显示该炮正在转移阵地。尽管从性能上来说,M1918在二战期间显得有些过时,但仍能在重武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部署上战场。随着更新的M1榴弹炮数量逐渐增加,M1918最终在战争结束前被全部退役,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。